
微信客服

在線客服
模具硅膠翻模介紹
發布時間:2025年07月25日
模具硅膠是一種專用于制作精密鑄模的雙組分液態硅橡膠,通過固化后形成彈性體模具。其核心優勢在于:
高仿真性:可完整復制原型表面的細節(如紋理、凹凸);
柔韌性強:彈性模量低,脫模時不易損壞復雜結構;
化學惰性:耐酸堿、耐老化,重復使用次數多;
適用性廣:支持樹脂、石膏、混凝土等多種材料的澆注成型。
清潔表面:用酒精或丙酮清除原型表面的油污、灰塵;
打磨拋光:對粗糙面進行適度打磨,必要區域噴涂脫模劑(如聚乙烯醇溶液);
固定定位:將原型安裝在平穩底座上,避免澆筑時移位。
材質選擇:木板、亞克力板或金屬框均可,高度需高于原型最高點5~10cm;
密封處理:接縫處用膩子封堵,防止硅膠漏出;
預留注膠口:在最高點設置漏斗形注膠口,便于觀察膠位。
配比控制:按廠家指定比例混合A/B組分(典型比例為1:1或10:1),充分攪拌后真空脫泡;
分層澆筑:首次薄涂一層(約1mm)增強附著力,待初步固化后再整體澆筑;
厚度控制:單次澆筑厚度建議≤5cm,過厚易導致內部固化不全。
室溫固化:24小時內表干,完全固化需48~72小時(加溫至60℃可縮短至6小時);
脫模技巧:沿邊緣輕撬開模,復雜結構可采用分段切割;
二次固化:新制模具建議放置24小時后再投入使用,提升穩定性。
項目 | 說明 |
---|---|
硬度選型 | 邵氏A硬度0~80可調,軟膠適合精細花紋,硬膠用于承重結構 |
粘度等級 | 低粘度(流動性好)適用于倒灌,高粘度適合刷涂 |
固化時間 | 受溫度濕度影響顯著,夏季施工需減少固化劑用量延緩反應 |
添加劑 | 加入色漿可制作彩色模具,添加導熱粉用于高溫環境 |
文物復刻:青銅器、陶瓷器的等比例復制;
雕塑創作:蠟像、泡沫雕塑的過渡模具;
珠寶設計:失蠟法鑄造前的硅膠負模。
小批量制品:樹脂擺件、聚氨酯發泡產品的快速生產;
原型開發:新產品的手板模型驗證;
逆向工程:現有零件的逆向復制與改進。
個性化定制:手機殼、鑰匙扣的DIY模具;
家居裝飾:水泥花盆、燭臺的創意造型;
教育實踐:生物標本、地理模型的教學工具。
問題現象 | 原因分析 | 解決措施 |
---|---|---|
氣泡過多 | 攪拌帶入空氣/固化產氣 | 真空脫泡+慢速傾倒 |
局部發軟 | 固化劑分散不均 | 延長攪拌時間+二次補澆表層 |
脫模困難 | 原型未徹底脫模劑處理 | 重新噴涂脫模劑+延長固化時間 |
尺寸收縮 | 固化收縮率約0.5%~1% | 制模時放大1%尺寸補償 |
表面發粘 | 未完全固化/污染雜質 | 延長固化時間+清潔模具表面 |
分層澆筑法:針對大型模具,采用“底層硬質+上層軟質”的復合結構,兼顧強度與彈性;
背襯加固:在硅膠外層包裹樹脂或玻璃纖維,提高模具抗變形能力;
分片模設計:對復雜幾何體采用分塊制作,后期拼接成完整模具;
安全防護:操作時佩戴手套口罩,避免接觸皮膚及眼睛,工作場所需通風良好;
儲存規范:未使用的硅膠需密封避光保存,遠離熱源及強氧化劑。
工具名稱 | 用途 | 可選替代品 |
---|---|---|
電子天平 | 精確稱量組分 | 量勺(精度較低) |
真空攪拌機 | 混合脫泡一體化 | 手工攪拌+針筒抽氣 |
恒溫烘箱 | 加速固化 | 暖風機(溫度不可控) |
美工刀/砂紙 | 修整模具邊緣 | 剪刀/銼刀 |
PVC軟管 | 制作注膠通道 | 醫用導尿管 |
通過掌握上述工藝要點,可靈活運用模具硅膠實現從微縮模型到大型裝置的精準復制。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具體需求調整配方與工藝參數,必要時進行小樣測試驗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