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客服

在線客服
怎么制作手板模
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4日
制作手板模(即手板模型的模具)通常用于小批量生產或復制手板樣品。以下是制作手板模的常見方法和步驟,尤其是 硅膠復模 這種主流工藝:
硅膠復模是通過制作一個原型(手板樣品),然后用硅膠材料制作模具,最后通過澆注材料(如聚氨酯、環氧樹脂等)復制出多個零件。這種方法適合小批量生產(通常10~100件),成本低且效率高。
原型要求:
原型可以是3D打印、CNC加工、手工制作或其他工藝制作的樣品。
原型需要具備完整的細節和準確的尺寸,確保模具復制的零件與原型一致。
常用原型材料:
3D打印材料(PLA、ABS、樹脂等)。
CNC加工材料(鋁合金、樹脂、木材等)。
手工材料(黏土、泡沫、石膏等)。
分型面:確定原型的切割位置(分型面),以便將模具分成上下兩部分。
脫模斜度:在原型設計時,需預留一定的脫模斜度(通常1~5°),方便零件從模具中取出。
硅膠:工業級縮合型或加成型硅膠(如PlatSil?、Smooth-On)。
固化劑:根據硅膠類型添加(如縮合型硅膠需添加催化劑)。
基材:用于放置原型的平整底盤(如玻璃、亞克力板)。
脫模劑:防止硅膠粘附在原型上(如凡士林、專用脫模蠟)。
涂抹脫模劑:
在原型表面均勻涂抹脫模劑(如凡士林),防止硅膠固化后粘附在原型上。
對于復雜結構,可多次涂抹脫模劑并檢查覆蓋效果。
固定原型:
將原型放置在平整的基材上,確保位置穩定。
如果原型較輕,可用重物壓住或用夾具固定。
混合硅膠:
根據硅膠說明書,按比例混合硅膠和固化劑(如10:1)。
攪拌均勻,避免產生氣泡。
澆注硅膠:
將混合好的硅膠緩慢倒入原型周圍,確保完全覆蓋原型。
硅膠高度需超過原型最高點,以保證模具厚度(通常5~10mm)。
固化硅膠:
等待硅膠自然固化(時間根據硅膠類型和環境溫度,通常4~24小時)。
加成型硅膠可能需要加熱固化(如60°C下1~2小時)。
分割模具:
硅膠固化后,將模具從基材上取下。
用刀具或鋸子沿分型面切開模具,分成上下兩部分。
澆注材料:聚氨酯(PU)、環氧樹脂、石膏、低熔點金屬等。
脫模劑:再次涂抹在硅膠模具內表面,防止零件粘模。
混合澆注材料:
根據材料說明書,按比例混合樹脂和固化劑(如聚氨酯A/B膠)。
攪拌均勻,避免氣泡。
澆注材料:
將混合好的材料緩慢倒入硅膠模具中,確保填滿所有細節。
振動模具或使用真空脫泡機排除氣泡。
固化零件:
等待材料自然固化(時間根據材料類型,通常1~24小時)。
加溫或紫外線固化的材料需按說明書操作。
脫模:
固化后,輕輕分開硅膠模具,取出復制的零件。
檢查零件是否完整,如有缺陷可修復或重新澆注。
除了硅膠復模,還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其他工藝:
適用場景:高精度、高強度零件的小批量生產。
工藝特點:
使用樹脂和纖維材料(如玻璃纖維)制作模具。
模具強度高,可承受更多次澆注。
適用場景:中大批量生產或需要高精度的零件。
工藝特點:
通過CNC加工或鑄造制作金屬模具。
成本高,但壽命長,適合大規模生產。
適用場景:復雜結構或低強度需求的零件。
工藝特點:
直接3D打印模具(如SLS尼龍模具)。
成本低,但耐久性較差,適合小批量生產。
原型處理:
原型表面需光滑,無缺陷,否則復制的零件會有同樣的問題。
復雜結構(如深孔、薄壁)可能需要分段制作模具。
硅膠選擇:
縮合型硅膠成本低,但固化時會釋放酒精氣味;加成型硅膠更環保,但價格較高。
根據原型材料和澆注材料選擇耐高溫的硅膠。
脫模劑使用:
脫模劑必須均勻涂抹,否則會導致零件粘模或細節丟失。
對于特殊材料(如環氧樹脂),需使用專用脫模劑。
澆注材料選擇:
聚氨酯(PU)適合大多數場景,成本低且易于加工。
環氧樹脂適合高精度、高強度零件,但固化時間較長。
石膏適合低成本、低強度零件(如藝術品、模型)。
模具保護:
使用后及時清理模具,避免殘留材料影響下次使用。
硅膠模具避免接觸尖銳物體,防止劃傷或破裂。
制作手板模的核心步驟是:制作原型 → 制作硅膠模具 → 澆注復制零件。硅膠復模是一種成本低、靈活性高的小批量生產方法,適合手板模型的復制和驗證。根據需求,還可以選擇樹脂模具、金屬模具或3D打印模具等工藝。
上一篇: 手板汽車配件加工注意事項
下一篇: 復模制作手板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