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樹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5cm*5cm*8cm
后處理: 噴油
3D打印圓形彈簧手板模型是一種利用3D打印技術快速制造彈簧樣件的方法,可用于產品研發階段的結構驗證、外觀評估等。以下是其相關介紹:
建模方法
使用浩辰 3D 軟件:先創建鈑金實體模型,在前視圖基準面繪制兩個截面草圖,在俯視圖基準面繪制路徑草圖;然后通過曲面掃描,生成交疊的線圈狀曲線合集;再利用曲面相交功能生成環狀彈簧路徑草圖,以該路徑為基準創建基準面并繪制截面草圖;最后使用掃略功能生成彈簧,并添加材質。
使用 123D design 軟件:在工作臺上繪制一個圓和一條不相交的直線,用圓形掃軌指令以圓面為掃軌物體、直線為掃軌圓心生成半圓環,將圓環平放并翹起一側,復制后旋轉 180 度,再用磁鐵功能將兩個圓環吸附在一起,重復操作得到彈簧模型,可對兩端進行修飾。

打印材料
光敏樹脂:具有精度高、表面質量好等優點,適合制作對外觀和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圓形彈簧手板模型,可選材料多樣,能無限接近最終產品所用材料,成型表面有紋理。
不銹鋼:強度高、耐磨性好、耐腐蝕,適合制作需要承受較大壓力和拉力的圓形彈簧手板模型,尤其適用于結構復雜的薄壁結構、蜂窩結構等不適合傳統 CNC 制作的部件。
打印工藝
SLA 光固化:基于液態光敏樹脂光聚合原理,以制作零件的 CAD 模型為基礎,通過分層軟件將模型離散成層數據,輸入光固化 3D 打印機,用運動軌跡受控的紫外激光光束輻照液態光敏樹脂表面,使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發生光固化交聯,層層疊加形成三維實體。該工藝適合制作鏤空結構、復雜曲面結構的圓形彈簧手板模型,具有生產簡單、速度快、效率高等特點。

后處理方法
去除支撐結構:打印過程中為支撐懸垂部分添加的支撐結構,打印完成后需用剪刀、鑷子等工具小心去除,避免損壞模型表面。
打磨和拋光:使用砂紙、研磨工具等對模型表面進行打磨,去除毛刺和粗糙部分,使表面更光滑平整;還可根據需要進行拋光處理,提高表面光潔度和質感。
上色和涂裝:根據客戶需求,選擇合適的顏料和涂料,采用噴涂、刷涂等方法對手板模型進行上色和涂裝處理,使模型更加逼真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