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樹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6cm*4cm*6cm
后處理: 噴油
一、前期設計與數據準備
三維建模核心要點
風格定位:聚焦“石頭人”特質——粗糲表皮、風化裂紋、青苔痕跡、古樸造型。可參考游戲角色(如《塞爾達傳說》石像)、考古文物或自然巖石形態。
工具推薦:
基礎設計:Tinkercad(易上手)、Fusion 360(工程級建模)
精細雕塑:ZBrush(高精度捏塑)、Meshmixer(拓撲優化)
必做操作:模型壁厚≥2mm避免打印失敗,鏤空部位添加排水孔防止樹脂堆積。
格式轉換與檢測
致命錯誤規避:
STL文件導出前執行「自動修復」消除破面(可用Netfabb或MeshLab)。
切片軟件預覽重點檢查:懸浮面是否需要支撐、銳角是否過度尖銳。
典型誤區:直接打印未閉合的曲面模型會導致中途失敗!

二、3D打印實施環節
根據需求選擇技術方案
FDM桌面機:成本低、速度快,適合快速驗證原型,但表面有明顯層紋。
光固化(LCD/SLA):精度高、表面光滑,適合精細紋理表現,但材料較脆。
全彩砂模:專業級效果,可呈現復雜色彩漸變和仿石紋理,適合小批量定制。
關鍵參數設置(以FDM為例)
層高:0.1-0.2mm(面部等細節區降至0.1mm)。
溫度:噴嘴220℃+熱床60℃(ABS/PETG材質)。
回抽:開啟防串絲功能。
冷卻:風扇禁用至首3層完成。
填充:使用木質/大理石紋插件可模擬天然紋理。
進階玩法:混合5%碳纖維的磨砂PLA耗材,直接獲得巖石質感原件。
三、后處理工藝全流程
七步蛻變真·石頭人
拆除支撐:趁余溫用手掰除大部分支撐,殘留樁體用氟利昂鏟刀削平。
物理打磨:由粗到細依次使用#80目金剛砂紙→#240目水洗砂紙→#400目拋光膜,重點處理接縫、層紋和邊緣倒角。
底材強化:可選浸泡環氧樹脂稀釋液滲透表層孔隙,提升漆面附著力。
仿石涂裝系統:
① 灰基底漆(汽車金屬漆效果更佳);
② 深色皴擦(油畫棒側峰擦入凹槽);
③ 主色調疊加(青灰/赭石/黃褐隨機分布);
④ 高光提亮(丙烯酸熒光筆點狀繪制反光面);
⑤ 封釉保護(啞光清漆噴霧)。
特效加持:
苔蘚效果:混色靜謐綠+深綠+黑色,海綿拍打不規則斑塊;
裂痕特效:美工刀輕劃刻痕→填入金粉調稀膠水→擦除多余金粉。
重量平衡改造:底部預埋鋼珠/鉛塊配重,防止頭重腳輕傾倒。
場景整合:搭配苔原底座/古藤支架,UV膠粘接處噴涂碎石顆粒。

四、常見疑難解答
Q1: 復雜鏤空結構總塌垮怎么辦?
→ 啟用樹形支撐+手動增設交叉支柱,實心填充率提升至30%。
Q2: 光固化件涂完漆出現龜裂?
→ 改用PU彈性底漆,避免剛性涂層拉扯脆弱樹脂層。
Q3: 想要工業級批量生產怎么做?
→ 先用Resin蠟模打印母?!枘z復?!郯滨沧⒘慨a。
五、成本控制建議
經濟型方案:
材料:磐固PLA;
工具:手工砂紙套裝;
預計總成本:約150元/個。
品質升級方案:
材料:eSUN防水樹脂;
工具:電動刻磨機+氣泵噴筆;
預計總成本:約600元/個。
通過以上流程,可獲得兼具機械精度與藝術美感的石頭人模型。如需進一步降低試錯成本,可在淘寶搜索“白模代工”,僅需幾十元即可獲得專業級素體進行DIY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