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樹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10cm*6cm*10cm
后處理: 噴油
設計模型
選擇軟件:使用專業的 3D 建模軟件,如 Blender、Maya、ZBrush 等。若只是對現有模型進行簡單修改和調整,也可以使用一些相對簡單的 3D 設計軟件,如 Tinkercad。
模型獲取與創作:可以在一些 3D 模型分享網站上搜索《馴龍高手》角色的模型。如果沒有合適的模型,需要自行創作,以無牙仔為例,要仔細觀察其在電影中的形態、比例、紋理等細節,包括身體曲線、翅膀形狀、尾巴的擺動角度、眼睛的神情等,進行精確建模。
優化模型:為了適應 3D 打印,需要對模型進行優化。檢查模型是否存在破面、重疊面等問題,修復這些問題以確保打印的順利進行。同時,考慮打印支撐結構的設置,對于懸空部分較多的模型,合理添加支撐點,避免打印過程中模型坍塌。

選擇材料
PLA(聚乳酸):環保熱塑性塑料,易于打印,表面相對光滑,顏色選擇豐富,能滿足大多數《馴龍高手》角色手板模型的外觀需求,且成本較低,適合制作裝飾性較強、結構相對簡單的模型,如靜態的角色擺件。
ABS(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適合制作需要一定耐久性和功能性的模型,如關節可動的角色模型。不過,ABS 打印時需要較高的溫度,且容易翹邊,需要注意打印環境和設備設置。
樹脂:通過光固化 3D 打印技術成型,能夠展現極其精細的細節,表面光滑如鏡,顏色豐富,非常適合制作對細節要求極高的《馴龍高手》角色手板模型,可完美呈現其服裝紋理、面部表情等細節,但成本相對較高,且打印后需要進行固化處理。
尼龍(PA):韌性和耐用性極強,對于龍的翅膀、尾巴等需要承受一定壓力和應力的部位非常合適,可用于制作更加堅固、能夠進行動態展示的角色模型,但尼龍的打印難度相對較高,需要專業的設備和參數設置。
切片處理
選擇切片軟件:常用的切片軟件有 Cura、Simplify3D 等,將設計好的 3D 模型導入切片軟件中。
設置參數:根據所選材料和模型的特點進行參數設置。層高度決定了模型的打印精度,較小的層高度可以使模型表面更加光滑,但會增加打印時間,一般可設置在 0.1-0.2mm 之間;填充率則影響模型的強度和重量,對于實心模型可設置為 100%,對于一些非承重部位或為了節省材料,可以適當降低填充率,如 30%-50%;支撐結構要根據模型的懸空情況進行自動或手動添加,確保模型在打印過程中能夠穩定成型。
打印過程
預熱:如果使用的是 FDM 打印機,在打印前需要對打印平臺和噴頭進行預熱,以確保材料能夠順利擠出并與平臺良好粘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預熱溫度要求,如 PLA 一般在 190-210℃,ABS 在 230-250℃左右。
開始打印:啟動打印機,開始按照切片文件中的指令進行一層一層的打印。打印過程中要保持打印機的穩定運行,避免震動和干擾。同時,要注意觀察打印情況,如材料的擠出是否順暢、模型是否有翹邊、變形等問題,如有問題及時調整。
監控進度:可以通過打印機自帶的顯示屏或連接電腦、手機等設備,實時監控打印進度和狀態,了解剩余打印時間、打印層數等信息。

后處理
去除支撐:打印完成后,待模型冷卻至室溫,小心地去除支撐結構。對于一些容易斷裂的部位,要使用工具如鑷子、剪刀等進行細致操作,避免對模型本體造成損傷。
打磨:使用砂紙對模型表面進行打磨,從粗砂紙開始,逐漸過渡到細砂紙,如先使用 400 目砂紙去除明顯的支撐痕跡和層紋,再用 800 目、1200 目砂紙進一步細化表面,使模型表面更加光滑。對于一些縫隙和難以打磨的部位,可以使用小型的打磨工具如打磨針等進行處理。
上色:根據《馴龍高手》角色的原型顏色,選擇合適的顏料進行上色。可以使用丙烯顏料、模型漆等,通過噴涂、手繪等方式為模型上色。在上色前,可以先噴涂一層底漆,增加顏料的附著力,上色后再噴涂一層保護漆,防止顏色脫落和磨損。
細節處理:對模型的眼睛、牙齒、鱗片等細節部位進行進一步的刻畫和處理,可以使用畫筆、雕刻工具等進行精細加工,使模型更加生動逼真。如為無牙仔的眼睛添加高光,用雕刻工具加深鱗片之間的紋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