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客服

在線客服
硅膠灌模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8日
硅膠灌模是一種通過將液態硅膠倒入模具中,固化后形成復制品的工藝。以下是關于硅膠灌模的詳細指南,包括材料選擇、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
硅膠類型:
室溫固化型(RTV硅橡膠):
特點:常溫下緩慢固化,無需加熱設備。
適用場景:小型工藝品、復雜花紋、藝術模型(如手辦、雕塑、蠟模等)。
加溫固化型:
特點:通過加熱加速固化,提升硬度和耐磨性。
適用場景:工業級灌模(如汽車零部件、電子外殼、鞋模等)。
食品級硅膠:
特點:安全無毒,可接觸食品。
適用場景:烘焙模具、巧克力造型、兒童玩具等。
硅膠品牌推薦:
道康寧(Dow Corning):如 Mold Max 30、SE 1700。
瓦克(Wacker):如 Elastosil MCS 735。
國產品牌:如宏達 H-800、紅葉 RTV。
模具準備:
使用原型(如石膏、塑料、金屬或3D打印模型)制作母模。
在母模表面涂抹脫模劑(如凡士林、油脂或專用脫模劑),便于后續脫模。
硅膠調配:
雙組份硅膠:按比例混合A劑和B劑(通常為1:1或10:1),攪拌均勻。
單組份硅膠:直接使用,無需混合。
澆注硅膠:
將調配好的硅膠緩慢倒入模具中,避免產生氣泡。
對于復雜結構或深槽模具,可分次澆注,每次澆注厚度不超過5mm。
消泡處理:
用針筒或吸管吸出表面氣泡,或使用真空脫泡機(工業級常用)。
固化:
室溫固化型:在20℃~25℃環境下靜置12~24小時,直至完全固化。
加溫固化型:放入恒溫烤箱,溫度設置60℃~120℃,固化1~3小時。
完全固化后,輕輕剝離模具,取出復制品。
如有瑕疵,可用砂紙打磨或進行二次修補。
氣泡問題:
攪拌或澆注時容易產生氣泡,需真空脫泡或手動消泡。
氣泡會導致復制品表面不平整或出現空洞。
固化時間與溫度:
室溫固化型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低溫會延長固化時間,高溫可能加速固化但影響細節還原。
加溫固化型需嚴格控制溫度,避免局部過熱導致硅膠變形或燒焦。
脫模技巧:
脫模劑必須涂抹均勻,否則可能導致粘模。
脫模時若阻力較大,可嘗試輕敲模具或用吹風機加熱模具邊緣。
儲存與安全:
未使用的硅膠應密封保存,避免接觸水分或雜質。
操作時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硅膠接觸皮膚或吸入揮發物。
問題 | 原因 | 解決方案 |
---|---|---|
復制品表面有氣泡 | 澆注時未消泡或攪拌產生氣泡 | 使用真空脫泡機或針筒吸泡 |
固化后模具發軟 | 硅膠比例錯誤或固化不完全 | 嚴格按照比例調配,確保充分固化 |
脫模困難 | 脫模劑不足或涂刷不均勻 | 重新涂抹脫模劑,確保覆蓋所有細節 |
復制品變形 | 模具支撐不足或加溫固化溫度過高 | 加固模具結構,控制加熱溫度 |
藝術與手工:
翻模手辦、雕塑、石膏像、蠟模等。
推薦使用室溫固化型硅膠,注重細節還原。
工業生產:
制造汽車零部件、電子外殼、鞋模等。
推薦加溫固化型硅膠,配合真空脫泡提高效率。
食品與醫療:
制作烘焙模具、巧克力造型、醫用假肢等。
需使用食品級或醫用級硅膠,確保安全性。
簡單手工灌模:選室溫固化型硅膠,操作簡便,適合藝術模型。
工業級灌模:選加溫固化型硅膠,配合真空脫泡,效率高且性能穩定。
特殊需求:根據食品級、耐高溫、透明等要求選擇專用硅膠。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指導(如某類原型的灌模方法),可以提供詳細需求,我可以進一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