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樹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4cm*3cm*5cm
后處理: 噴油
小青蛙手板模型需兼顧生物特征還原(如蹼足、背部斑紋)與萌化設計,3D 打印技術可精準實現其圓潤體態、動態張力及互動功能。以下是從形態解構到成品實現的完整技術路徑:
一、青蛙形態解構與三維建模
核心特征參數化設計
體型比例:
體長:體寬 = 3:2(如 60mm 體長對應 40mm 體寬),背部隆起高度 10mm;
頭部:占體長 1/3,吻端圓鈍(R=3mm),眼間距 8mm,眼球突出高度 3mm。
細節特征:
四肢:前肢短(長度 20mm),后肢長(長度 40mm),蹼足展開角度 30°,蹼膜厚度 0.5mm;
皮膚紋理:背部疣粒(直徑 1-2mm,高度 0.5mm),腹部光滑,體側褶皺深度 0.8mm。

動態與功能設計
可動性優化:
后肢鉸鏈關節(直徑 2mm),彎曲角度≥90°,模擬跳躍姿態;
眼球球窩關節(直徑 3mm),可 360° 旋轉(配合 0.1mm 硅膠墊圈增加阻尼)。
結構強化:
輕量化:軀干空心設計(壁厚 1.5mm),內部十字支撐減重 30%;
防斷裂:四肢與軀干連接處添加扇形加強筋(寬度 5mm)。
二、打印工藝與材料選型
工藝類型 | 材料 | 適合部位 | 精度 | 核心優勢 |
---|---|---|---|---|
SLA(光固化) | 彩色光敏樹脂 | 整體(細節精致) | ±0.05mm | 疣粒、蹼膜邊緣清晰,表面光滑 |
FDM(熔融沉積) | PLA/TPU | 軀干、四肢(硬軟結合) | ±0.1mm | TPU 適合蹼足柔性,PLA 適合軀干 |
SLS(激光燒結) | 尼龍 12 | 耐磨損模型(長期展示) | ±0.1mm | 抗沖擊,后肢反復彎曲不變形 |
多材料 3D 打印 | 剛性 + 柔性樹脂 | 整體成型(硬軀干軟蹼足) | ±0.1mm | 一次實現軀干剛性與蹼足柔韌性 |
材料組合案例:
軀干 / 背部:剛性樹脂(抗拉強度 30MPa),確保疣粒立體感;
蹼足 / 腹部:TPU 90A(邵氏硬度),斷裂伸長率≥300%,可輕微擠壓;
眼球:透明樹脂(透光率≥85%),內置黑色瞳孔(直徑 2mm)。
三、切片參數與打印優化
細節打印關鍵設置(SLA 工藝)
擺放角度:
背部朝上傾斜 45°:減少疣粒支撐接觸面積(≤3%),避免遮擋紋理;
后肢懸空部分(長度>20mm)添加樹狀支撐(直徑 0.6mm),支撐角度 60°。
切片參數:
層厚 0.1mm(背部疣粒區域),0.2mm(軀干主體);
曝光時間:疣粒凸起處增加 15% 曝光,確保 0.5mm 高度精準成型。
FDM 工藝特殊處理
蹼足打印:
TPU 線材(90A):噴頭 230℃,熱床 50℃,打印速度 30mm/s(避免拉絲);
填充率:蹼膜區域 10%(網格填充),確保柔性同時防撕裂。

四、后處理與仿生效果強化
表面質感塑造
紋理強化:
背部:噴砂(50μm 氧化鋁)凸顯疣粒凹凸感,噴啞光綠漆(RAL 6005);
腹部:拋光至 Ra≤3.2μm,噴嫩黃色漆(RAL 1016),模擬濕潤皮膚質感;
斑紋:手工筆涂深褐色斑點(直徑 2-3mm),邊緣漸變模糊(過渡寬度 0.5mm)。
動態功能實現
關節組裝:
后肢插入直徑 2mm 不銹鋼軸,配合 0.1mm 厚硅膠墊圈,擺動阻尼適中(1-2N?cm);
眼球嵌入球窩關節,可 360° 旋轉,內置磁吸定位(3 個固定角度:正視、左視、上視)。
互動元素:
背部嵌入 0.5mm 厚壓力傳感器,按壓觸發 “呱呱” 音效(內置微型蜂鳴器);
透明樹脂眼球內置熒光粉,暗處發出綠光(模擬生物發光)。
強度測試
后肢承重:施加 5N 力彎曲后肢 90°,持續 10 秒無斷裂;
蹼足耐磨:用橡皮擦摩擦 100 次,紋理無明顯磨損(涂層附著力≥4N/cm2)。
五、設計避坑與量產方案
結構禁忌
四肢與軀干連接處寬度≥8mm(FDM)或 6mm(SLA),避免受力斷裂;
蹼膜最小寬度≥1mm(FDM)或 0.8mm(SLA),防止打印時撕裂。
成本控制策略
分件打印 + 組裝:
頭部、軀干、四肢獨立打印,通過卡扣連接(節省材料 25%);
非可視面(如腹部內側)簡化細節,降低打印時間。
小批量生產:
硅膠復模:3D 打印原型制作分片模具,灌注 PU 樹脂(邵氏硬度 60A),單件成本較 3D 打印降低 60%;
效率:100 件 / 批次,手工涂裝 10 小時完成,適合文創禮品量產。
場景適配優化
兒童玩具:所有部件圓角處理(R≥2mm),可拆卸部件拉力≥90N(防誤吞);
水族造景:尼龍 12 打印防水模型(吸水率≤0.1%),表面抗菌涂層處理。
六、應用場景與創新案例
科普教具:
透明樹脂打印青蛙模型,內部 3D 打印骨骼(白色樹脂)與內臟(彩色樹脂),標注器官名稱;
尺寸 1:5(體長 60mm),適合中小學生物課堂演示兩棲動物特征。
減壓玩具:
TPU 打印整體模型(90A 硬度),可擠壓變形(壓縮量 40%),松開后 2 秒回彈;
內部填充細小泡沫顆粒,擠壓時產生 “沙沙” 聲,增強解壓效果。
藝術裝置:
參數化設計青蛙群(用 Grasshopper 生成漸變尺寸),SLA 透明樹脂打印,內置 LED 燈珠;
動態效果:通過傳感器感應環境光,燈光隨亮度變化顏色(白天綠色,夜晚藍色)。
七、安全與合規
兒童玩具認證:
材料通過 ASTM F963 認證,鄰苯二甲酸鹽含量≤0.1%;
所有部件直徑>30mm(防誤吞),邊緣無毛刺(Ra≤6.3μm)。
環保要求:
水族用模型通過 ISO 10239 認證,對水生生物無毒害。
3D打印技術為小青蛙模型提供了從生物細節到互動功能的全維度解決方案,既能精準還原科學特征,又能實現萌系藝術創新,適合科普教育、文創禮品等場景,相比傳統手工制作效率提升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