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樹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5cm*5cm*5cm
后處理: 噴油
3D 打印球形燈罩手板模型一般有以下過程:
1. 三維建模
首先使用三維建模軟件(如 SolidWorks、3ds Max、Pro/Engineer 等)設計出球形燈罩的三維模型。需要精確地設置球體的半徑、厚度以及燈罩的其他細節參數,如透光孔的形狀和分布、安裝接口的結構等,以確保模型符合實際使用需求。
2. 模型切片
將三維模型文件導入到切片軟件中,常見的切片軟件有Cura、Slic3r等。切片軟件會將三維模型沿 Z 軸方向切成一系列的薄片,同時生成打印機能夠識別的G代碼。在切片過程中,需要設置打印參數,包括打印速度、噴頭溫度、床溫、填充率、支撐結構等。

對于球形燈罩,由于其形狀特點,可能需要適當增加支撐結構,以防止在打印過程中模型變形或塌陷。填充率一般可以根據燈罩的強度要求來設置,通常在10%-30%左右即可,既能保證一定的強度,又能節省材料和打印時間。
3. 3D 打印準備
確保3D打印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檢查噴頭是否堵塞、打印平臺是否水平等。根據所使用的打印材料,將材料安裝到打印機的料盤或料筒中,并進行適當的預熱。
4. 開始打印
將生成的G代碼文件傳輸到3D打印機中,啟動打印任務。打印機將按照G代碼的指令,從底層開始逐層打印球形燈罩。在打印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打印情況,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噴頭堵塞、模型翹起等。

5. 后處理
打印完成后,小心地將模型從打印平臺上取下,去除支撐結構。如果模型表面有一些粗糙或不平整的地方,可以使用砂紙、銼刀等工具進行打磨和修整,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對于一些需要更高精度的球形燈罩手板模型,還可以進行拋光處理,以提高其外觀質量。
最后,根據需要對模型進行上色、噴涂等表面處理,使其更接近真實產品的外觀效果??梢允褂脟姌?、油漆筆等工具進行上色,選擇與實際燈罩相符的顏色和光澤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