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硅膠復模 使用材料: 塑料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15cm*15cm*1cm
后處理: 噴油
硅膠復模(Silicone Molding)是一種常用的快速成型技術,特別適合用于制作小批量或原型的塑料軟墊等彈性體零件。這種方法利用硅膠作為模具材料,因為它具有優異的脫模性能、耐高溫性和化學穩定性。以下是關于如何使用硅膠復模加工塑料軟墊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1. 設計與準備
CAD模型:首先需要一個精確的3D CAD模型文件,該文件應包含所有必要的尺寸、公差和技術要求。
母模制造:根據設計模型選擇合適的材料(如ABS、聚氨酯等)并通過CNC加工、3D打印等方式制作出母模(Master Model)。母模的質量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精度。

2. 硅膠模具制備
a. 模具設計
分型面規劃:為了便于脫模,需合理設計硅膠模具的分型面,并考慮排氣孔的位置。
支撐結構:如果母模有復雜的內部幾何形狀,可能需要添加支撐結構以確保硅膠固化時保持穩定。
b. 硅膠澆注
選擇硅膠類型:根據應用需求選擇適當的硅膠種類,如普通硅膠、高透明硅膠或食品級硅膠等。
混合比例:按照廠家提供的說明書準確配比硅膠和固化劑,并充分攪拌均勻。
真空脫泡:將混合好的硅膠放入真空室中抽真空,去除氣泡,保證模具表面光滑無缺陷。
澆注與固化:將處理后的硅膠緩慢倒入母模周圍,確保完全包裹住母模。然后根據硅膠特性在一定溫度下靜置固化足夠時間。

3. 脫模與清理
切割分離:待硅膠完全固化后,小心地沿預定的分型線切割開模具,取出母模。
模具修整:對硅膠模具進行必要的修整,如打磨邊緣、清理殘留物等,確保模具內腔干凈整潔。
4. 注射成型
a. 材料選擇
選擇軟質塑料:根據產品要求選擇合適的軟質塑料材料,如TPU(熱塑性聚氨酯)、TPE(熱塑性彈性體)等。
b. 注射設備
手動注射器或低壓注塑機:對于小批量生產,可以使用手動注射器;而對于較大規模生產,則建議采用專門的低壓注塑機。
c. 注射過程
預熱模具:某些情況下,適當加熱硅膠模具可以幫助提高流動性并減少收縮率。
填充模具:將熔融狀態下的軟質塑料注入硅膠模具中,注意控制壓力和速度,避免產生氣泡或溢料現象。
冷卻定型:讓塑料在模具中冷卻至硬化狀態,確保其完全凝固后再行脫模。

5. 后處理
修邊去毛刺:去除成品上的多余材料或毛刺,改善外觀質量。
表面處理:如有必要,可以通過噴漆、電鍍等方式進一步美化產品表面。
質量檢驗:檢查每個成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是尺寸精度、表面光潔度等方面。
注意事項
模具壽命:硅膠模具雖然耐用,但也會隨著使用次數增加而逐漸磨損,因此要定期評估模具狀態并及時更換。
材料兼容性:確保所選的硅膠和軟質塑料之間沒有不良反應,以免影響產品質量。
成本效益:盡管硅膠復模適用于小批量生產,但如果數量過大,可能會導致單位成本上升,此時應考慮其他更經濟高效的生產工藝。
通過上述步驟,您可以有效地利用硅膠復模技術來加工高質量的塑料軟墊。